【环宇杂谈】
“小修小补”重回社区,既能解决灵活就业,还能满足群众生活便利,让百姓获得“小确幸”,让社区更有烟火气、人情味。
李宇嘉
(资料图片)
前两天,笔者在网上买了两条裤子,去附近商场角落一家不起眼的裁缝铺改裤脚。5平方米左右的小铺子,堆满了待改、待裁剪的衣服。听到我要改裤脚,老板娘都没有正眼看我,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:“一条8元、两条16元”。我随口说,“这也太贵了吧!”。对方没和我搭话,继续手上的活儿,大概意识是“爱改不改”。没办法,附近只有这一家,只能花16元了。
回到家里,岳母告诉我,这个老板娘态度差,街坊反映做工也粗糙,但不缺生意,因为周边只有这一家裁缝铺。越想越不对劲,印象中修鞋、修雨伞、修拉链,改裤脚、配钥匙等,这些“小修小补”的花费不高,到处都有,手艺也都不错。为啥大变样了呢?这可能与这些年旧城改造、创文创卫、房租上涨有关,被撵走或清理了,留下来的太少,没有竞争机制。
近期,听说微信、腾讯地图打造的“小修小补”小店专属地图,已筛选出全国200多个城市,超50万个修鞋、开锁、配钥匙、裁缝店、自行车维修、电动车维修、钟表维修等小店的地理位置和服务信息。有需求的可以迅速在APP、小程序里找到这些小店主。但是,笔者打开微信小程序“小修小补”便民地图却发现,所在区域显示“当前区域未公布数据”。
不过,在老城区,配钥匙、开锁、修鞋的一些小店铺、小档口,在微信地图上有了定位和服务内容的信息。笔者估计,这应该是一个大趋势。近年来,热点城市都在打造“15分钟生活圈”,最重要的原则就是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,特别是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,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,比如要让修鞋、配钥匙等小摊点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。
这些年,不管是家里的门把手、开关、水龙头,还是鞋子、雨伞、手提包拉链,甚至手机等,一旦坏了,可能只有“新买一个,丢掉旧的”这一个选项。拿去店里,卖家也大概率会告诉你,“买个新的吧”。即便你想修,估计也没地儿修。久而久之,形成了“一坏即丢”的消费模式,“小修小补”的档口、流动摊贩没了生存空间,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也成为记忆了。
近段时间,消费逐渐开始理性了,追求升级和品质的同时,也看重耐久性。比如,对于品质高、有一定个性化特征的衣服、运动鞋、背包、手机、雨伞、自行车等,年轻人比较中意,绝不会“一坏就丢”。另外,部分创造高收入的行业,比如地产、金融、互联网、文化创意等,“轻松拿高薪”的时代过去了。从购置到使用、增量到存量的消费模式被重视和推崇。
而且,“小修小补”重回社区,既能解决灵活就业,还能满足群众生活便利,让百姓获得“小确幸”,让社区更有烟火气、人情味。有了“小修小补”的档口,大家的脚步放慢了,不再是“买了即走”,而是停下来。这样,街坊聚焦的人际网络就有了,说说最近小区发生什么,群众有什么需求等,信息也就畅通了。这对于畅通微循环、提高社区治理是极大的创新。
当然,“小修小补”可能不再是推车、挑担子吆喝的流动摊贩,也不再是栖息于犄角旮旯、阴暗潮湿、蚊虫飞舞的狭小店铺,完全可以打造成从业环境好、消费体验好的“社区工坊”。在老旧小区、社区或街区改造过程中,完全可以在菜市场、超市、食堂、快递驿站、临街商铺等人群密集或必经之处划定固定的区域,打造清新的店面,纳入社区备案和物业管理。
就像打造口袋公园一样。这样做,并不需要花多少钱,关键是能否换个思路,能否从百姓实际需求出发,用“绣花”的功夫、精细化的思维,腾挪和善用社区公共空间,用新思路、用小钱让“小修小补”亲近生活。无论高端还是低端,能解决就业就是好端;无论新兴行业或一般行业,好好做就是高质量。所谓的工匠精神,要从满足千千万万百姓高频率的生活需求中锻造出来。“小修小补”行业,一样可以诞生工匠,一样可以成为年轻人的就业选择。
(作者系房地产资深研究人士)
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非经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13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